不知道公链节点是如何运行的?这篇文章告诉你!

随着越来越多社区小伙伴传播区块链思想,解读太空猫公链的技术创新和它对未来世界的价值,越来越多的人会参与进来,一同搭建节点,帮助公链网络安全、稳定的运行。随着节点数量的增加,太空猫公链的性能可以无限可扩展。

大家一定很好奇,我们所说的节点,具体指的是什么节点?这些节点又是如何参与到公链网络工作的?

今日,猫仔将带领各位小伙伴,一同理清这些节点之间的关系,一同解读这些节点是如何进行工作的~

数据节点 & 共识节点

太空猫公链的节点主要分为两种:一种是数据节点,一种是共识节点。

数据节点——负责其所在链全部数据的存储。

共识节点——负责其所在链的运算、共识打包出块。在公链系统里,每次参与的共识节点是随机分配的,他们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重新选拔。

许多对太空猫公链节点搭建好奇的小伙伴们,会点开钱包浏览器,查看有关节点信息。

这时,我们会发现显示页面有三类节点:数据节点、矿池节点和共识节点。这里,跟各位小伙伴解释下:

  • 数据节点负责其所在链全部数据的存储。
  • 矿池节点,指的是允许多地址参与节点质押的共识节点,即“联合挖矿”下的共识节点。

联合挖矿,指的是大家共同参与到第三方搭建的联合矿池,将资产质押到同一个矿池里,共同运行链上节点。

  • 而这里的“共识节点”,指的是“独立挖矿”下的共识节点。

独立挖矿,指的是自己独立搭建和运行链上节点。

总的来说,广义上来讲,太空猫公链的节点主要分为数据节点和共识节点。数据节点负责数据的存储,共识节点负责所在链的运算、共识打包出块。

而钱包里划分的“矿池节点”和“共识节点”,是根据不同种运行节点的模式划分出来的。“矿池节点”指“联合矿池”模式下运行节点,“共识节点”指的是独立运行节点。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负责链的运算、共识打包出块。

那么,这些节点是如何工作的呢?

太空猫公链的节点是如何运行的?

太空猫公链的节点运行流程如下:

首先,根据太空猫公链生态应用需求,系统会部署所需要数量的链。(目前有主链、账户链、PoS链和商业链)

其次,每条链在做初始部署的时候,需要搭建数据节点,数据节点存储该条链的所有数据,将相关的数据及时同步给每轮选举到这条链上的共识节点。

第三步,共识节点通过随机算法被随机选举到不同的链上。这样的选举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。

第四步,在一个选举轮次被选到某一条链上的所有共识节点,便组成了该条链的共识委员会,这些共识节点按照顺序轮流出块,执行当前阶段的PoS挖矿工作。

简单总结一下,太空猫公链可以根据生态应用的实际需求,动态增加或减少链的数量,能够有效解决公链的可扩展性问题。

每条链上的数据节点,一直在这条链上持续稳定地工作,负责数据存储和通信,得到系统发放的TKM奖励,但不参与共识出块。

而系统内的共识节点都处在一个“候选区”,每一轮通过随机算法,将其中的一些共识节点选举到某一条链上,参与这条链上的共识打包出块工作,并得到系统发放的TKM奖励。一个轮次结束后,所有的共识节点又重新回到“候选区”,等待下一轮选举。

这样的方式,让每一个共识节点在下一轮选举中是否参与链上工作,变得不确定。因为,共识节点有可能也不会被选中,继续待在“候选区”。这样可以有效解决去中心化和安全问题。